Skip to content
On this page

堆(Heap)是另一种特殊的树,堆这种数据结构应用场景也非常多,最多莫过于堆排序。

堆排序是一种原地的、时间复杂度为 O(nlogn) 的排序算法。平均情况下,快排的时间复杂度也是 O(nlogn),尽管它们的时间复杂相同,甚至堆排序比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还要稳定。但是,在实际开发中,快速排序的性能要比堆排序好,这是为什么?

理解“堆”

堆是一种特殊的树,只要树满足以下两点,它就是堆:

  1. 堆是一个完全二叉树
  2. 堆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必须大于等于(或小于等于)其子树中的每个节点的值。

第一点,堆必须是完全二叉树,完全二叉树要求,除了最后一层,其他层的节点个数都是满的,最后一层的节点都靠左排列。

第二点,堆中的每个节点的值必须大于等于(或小于等于)其子树中每个节点的值,也就是说,堆中的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等于(或小于等于)其左右子节点的值。

heap

从图可以看出,对同一组数据,可以构建多种形态的堆。

实现堆

要实现一个堆,要先知道堆支持哪些操作以及如何存储一个堆

存储堆

之前讲过,完全二叉树比较适合用数组来存储,非常节省存储空间。因为不需要存储左右子节点的指针,单纯的通过数组的下标,就可以找到节点的左右子节点。

heap store

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到,数组下标为 i 的节点,它的左子节点就是下标为 i * 2 的节点,它的右子节点就是下标为 i * 2 + 1 的节点,它的父节点就是下标为 i/2 的节点

堆的操作

有几个核心的操作,分别是往堆中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堆顶的元素。以大顶堆来举例说明。

  • 往堆中插入一个元素

往堆插入一个元素之后,需要继续保证对能满足它特性。如果直接把新插入的元素放到堆的最后,会发现不符合堆的特性了。所以需要调整,使其重新满足堆的特性,调整的过程叫堆化

堆化的方式有两种:从下往上和从上往下。堆化就是沿着节点所在的路径,先上或向下,对比,然后交换。

从下往上的方式如下:

将新插入的节点与其父节点对比,如果不满足子节点小于等于父节点的大小关系,就互换两个节点。一直重复这个过程,直到父子节点之间满足刚说的大小关系。

heap heapify

  • 删除堆顶元素

从堆的定义中任何节点的值都大于等于(或小于等于)子节点的值,可以知道,堆顶元素就是堆中的数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

在大顶堆中,堆顶元素就是最大的元素。删除堆顶元素之后,就需要把第二大的元素放大堆顶,第二大元素肯定出现在左右子节点中。然后再迭代的删除第二大节点,以此类推,直到叶子节点被删除。

heap delete

这种方法存在一个问题:就是最后堆化出来的对不满足完全二叉树的特性

换种思路,把最后一个元素放到堆顶,然后同样的利用父子节点对比的方法。对于不满足父子节点关系的,交换两个节点,并重复这个过程,知道父子节点之间都满足大小关系为止。这就是从上往下的堆化方法。

heap delete

前面计算过,一个包含 n 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,树的高度不会超过 log2n。堆化的的过程就是顺着节点的路径比较交换,所以堆化的复杂度和树的高度成正比,也就是 O(logn)。插入和删除的主要过程就是堆化,所以它们的时间复杂都是 O(logn)

如何基于堆实现排序?

借助堆这种数据结构实现的排序算法,叫作堆排序。它的时间复杂度非常稳定,是 O(nlogn),并且还是原地排序。看看怎么实现这个优秀的排序?

堆排序的过程大致分解成两个大的步骤:建堆排序

建堆

先将数组原地建成堆。所谓“原地”就是不借助另一个数组,就在元素组上操作。

建堆的过程有两种思路:

  1. 借助前面在堆插入一个元素的思路。尽管数组中包含 n 个元素,但是可以先假设,堆一开始包含一个数据,就是下标为 1 的数据。然后调用前面的插入操作,将下标为 2 到 n 的数据依次插入。这样就将这包含 n 个数据的数组变成堆了。
  2. 第二种思路和第一种截然相反。第一种是处理过程是从前往后处理数组的数据,并且每个数据插入堆中,都是从下往上堆化;而第二种思路是从后往前处理数组,并且对每个数据都是从上往下堆化

详细说明第二种思路:

举个例子,看一下第二种实现思路的建堆分解步骤图。因为叶子节点往下堆化只能跟自己比较,所以可以直接从第一个非叶子节点开始堆化

create heap

只需要对下标 n/2 开始到 1 的数据进行堆化,下标是 n/2 + 1 到 n 的节点都是叶子节点,不需要堆化。实际上,对完全二叉树来说,n/2 + 1 到 n 的节点都是叶子节点

为什么说对于完全二叉树来说,下标从 n/2 + 1 到 n 的节点都是叶子节点?

从反证法证明,如果下标为 n/2 + 1 的节点不是叶子节点,即它存在子节点,那么它的左子节点的下标为 2 * (n/2 + 1) = n + 2。

可以看出,这个数字已经大于 n + 1,,超出完全二叉树的数组大小(数组的下标从 1 开始,对于 n 个节点来说,数组的大小为 n + 1)。

右子节点的坐标同样也超出范围,根据反正法,下标从 n/2 + 1 到 n 的节点都是叶子节点。

建堆的复杂度

每个节点堆化的时间复杂度是 O(logn),那么 n/2 + 1 个节点堆化的时间复杂度是不是 O(nlogn) 呢?

实际上建堆的复杂度是 O(n)。推导如下:

因为叶子节点不需要进行堆化,所以要堆化的节点实际上是从倒数第 2 层开始,也就是高度为 1 开始。每个节点堆化的过程,需要比较和交换节点的个数,跟这个节点的高度 k 成正比

create heap complexity

从上往下堆化,每个节点比较交换和高度成正比,所以把每个节点对应的高度求和,就可以得到时间复杂了。

S1 = 1*h + 2^1 * (h-1) + ... + 2^k * (h-k) + ... + 2^(h-1) * 1

为了计算,这里用到一个技巧:把公式左右都乘以 2,就得到 S2。再将 S2 错位对齐,然后减去 S1,就得到 S。

S1 = 1*h + 2^1 * (h-1) + ... + 2^k * (h-k)   + ... + 2^(h-1) * 1
S2 =       2*h         + ... + 2^k * (h-k+1) + ... + 2^(h-1) *2 + 2^h * 1
S = S2 - S1 = -h +    2 + 2^2 + 2^3 + ... + 2^k + ... + 2^(h-1)    + 2^h

// 结合等比数列求和
S = -h + 2^h - 2 + 2^h = 2^(h+1) - h - 2

因为完全二叉树的高度 h = log2n,导入公式得 S = 2n - log2n -2,所以时间复杂度为 O(n)

排序

建堆之后,数据已经按照大顶堆的特性组织。数数组中第一个元素就是堆顶,它就是最大的元素。

把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交换,那最大元素就放到下标为 n 的位置。这个过程类似删除栈顶元素的操作,栈顶元素移除之后,把下标为 n 的元素放到栈顶,然后通过堆化的方式,将剩下的 n - 1 个元素重新建成堆。

堆化完成之后,再取堆顶的元素,将它和下标是 n - 1 的位置交换。一直重复这个过程,知道堆中只剩下下标为 1 的一个元素,排序完成。

heap sort

整个排序的过程,只需要个别临时空间,所以堆排序是原地排序算法。堆排序包含建堆和排序两个过程,建堆的时间复杂度是 O(n),排序过程类似删除堆顶元素,时间复杂度是 n * O(logn) 即 O(nlogn),所以堆排序的整体时间复杂度为 O(nlogn)

堆排序不是稳定的排序算法,因为排序过程中,需要将堆的最后一个元素跟堆顶交换的操作,所以可能改变值相同的数据的原始顺序。

总结

回答开头的问题

为什么快排比堆排序的性能要好?

原因主要有两方面:

  1. 堆排序数据访问的方式没有快排的友好

对于快排来说,数据是顺序访问的。而对于堆排序来说,数据是跳着访问的。比如堆化中,对堆顶节点进行对话就会出现跳着访问数组的不同下标的元素,不像快排一样,局部顺序访问,所以对 CPU 缓存是不友好的。

  1. 对应相同的数据,堆排序的数据交换次数多于快排

排序的时候有两个概念:有序度和逆序度。对于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来说,整个排序过程就是由两个基本的操作组成的,比较和交换(或移动)。快速排序数据交换的次数不会比逆序度多。

但是堆排序的第一步是建堆,建堆的过程会打乱数据原有的相对先后顺序,导致原数据的有序度降低。比如,对于一组已经有序的数据来说,经过建堆之后,数据反而变得更无序了。

小结

堆是一种完全二叉树。它最大的特性是: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等于(或小于等于)其子树节点的值。因此,堆被分成了两类,大顶堆和小顶堆。

堆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操作是插入一个数据和删除堆顶元素。这两个操作都要用到堆化。插入一个数据的时候,把新插入的数据放到数组的最后,然后从下往上堆化;删除堆顶数据的时候,把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放到堆顶,然后从上往下堆化。这两个操作时间复杂度都是 O(logn)。

堆的一个经典应用——堆排序。堆排序包含两个过程,建堆和排序。将下标从 2n​ 到 1 的节点,依次进行从上到下的堆化操作,然后就可以将数组中的数据组织成堆这种数据结构。接下来,迭代地将堆顶的元素放到堆的末尾,并将堆的大小减一,然后再堆化,重复这个过程,直到堆中只剩下一个元素,整个数组中的数据就都有序排列了。

堆 has loaded